第八百七十三章 赵统(1 / 1)

三个憨憨,拿着一纸文书,真的来到了北邙山下的无当飞军军营。

胆子贼肥。

赵统仔细查看了文书,一点毛病都没有。

“你们谁是诸葛孔明?”

诸葛亮站了出来,英姿飒爽。

“准备好挨打吧,两位将军可不会这么快认同你。”赵统神色古怪。

“这位小校尉,能否告知我们……”

刘桢的话还没有说完,赵统就变了脸。

他很年轻,今年才十五岁。

可是在军中,谁敢称呼他是小校尉?

禁卫军实力至上,赵统要是没有一点本事,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年纪成为校尉。

当然,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有一个好爹。

“不好意思赵校尉,这是军中主簿,还不太熟悉军队。”诸葛亮解释道。

可惜赵统还在气头上。

年轻人嘛,非常气盛。

“不熟悉军队,干嘛来参军?”赵统不禁提高了音调。

他也瞧不起书生。

这三人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样子,根本不适合军中的生活。

光是狂奔十里,他们就无法完成。

要知道,这只是禁卫军的常规训练。

“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。”赵统道。

“敢问校尉令尊大名?”诸葛亮语气刚毅,没有惯着赵统。

要是被一个十五岁的小娃娃呵斥回去,诸葛亮丢脸恐怕能丢到金銮殿。

赵统没有丝毫地犹豫,脱口而出道:“我父亲常山赵子龙!”

他一脸地骄傲。

谁说二代不拼爹?

他们以爹为自豪!

父辈取得的荣誉,会护持子孙后辈。

在大汉,有一个好的爹也很重要。

果然,刘桢被震慑到了,赵云是刘辩的爱将,身经百战,颇有威名。

在大汉军中,赵云能够拍进前五之列。

得罪了这样的巨头,以后在军中肯定没有好果子吃。

因此,刘桢就想道个歉,息事宁人。

可惜诸葛亮伸手制止了他。

这里不是鸿都门学,有了矛盾一个道歉就结束了。

军营里,讲究力量,谁的拳头大,说话就有底气。

诸葛亮的力量,来自于刘辩。

在他看来,当今天子都支持他,他还有什么好害怕的?

不管谁拦他的路,哪怕是赵云亲自来,也没有用。

“赵将军治军严谨,怎么到了你这里,却如此……”

诸葛亮没有把话说完,露出一副嫌弃的样子。

赵统的内心,仿佛被扎穿了一般。

一直以来,他都以父亲为目标,可是现在竟然有人告诉他,他不配。

怎么可能不生气?

“你这书生,到底想说什么?”

“你可看清文书?”诸葛亮反问道。

“看了,又能怎么样?”赵统傲气道。

“文书中,陛下是如何任命的?”诸葛亮一点也不客气。

赵统愣了一下,拿出文书,再仔细看了看。

“诸葛亮,无当飞军统帅?”

这一次,他的震惊再也藏不住。

一开始他还不以为然,现在重新看过一遍,给他的震撼完全不同。

“你也是无当飞军的校尉吧?见了自家统帅,就是这个态度吗?”诸葛亮一本正经地道。

赵统咬咬牙,道:“文书还没有传达军营,更没有和两位将军进行交接,所以你还不是无当飞军统帅。”

这么解释,似乎也说得通。

可惜赵统面对的敌人,是诸葛亮。

“就算我现在还不是无当飞军的统帅,可是陛下的文书,做不得假吧?”

“你就是这么应对陛下的命令?”

“赵将军若是知道了,恐怕……”

诸葛亮又只说了一半,留给赵统无限遐想。

没错啊!

赵云的忠诚,天地可鉴。

在家中,赵云除了教导武艺,还有忠君报国。

刘辩的命令,是将军们的天。

不管多么艰难的事情,都要认真执行。

赵统听了不下百遍。

朝廷的文书,确实是真的。

也就是说,刘辩认可了诸葛亮的能力。

赵统有什么资格反对?

“属下参见将军!”赵统没有高呼,像一个憨憨一样行礼。

诸葛亮满意地点点头。

一旁的何晏看了,非常不屑,诸葛亮也就只能忽悠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了。

等到遇见了庞德、魏延,诸葛亮还能如此硬气地话,那才是真正的厉害。

在赵统的带领下,三人一路来到了无当飞军的军营。

诸葛亮趁机和赵统聊了起来。

“将军们不在营中?”

“不错,无当飞军的训练和一般军队不同,他们是山地作战,必须跑到深山老林里,熟悉地形。”赵统解释道。

“他们什么时候回来?”

“一般都是到了晚饭。”

诸葛亮兴奋地忍不住抚掌。

太好了!

正好给他留下了充足的时间。

诸葛亮打算利用这一下子,摸清楚军营的情况,再针对性地想办法。

“听说庞德将军的脾气不太好?”

“没错。”

一说到这个,赵统就来劲了。

“庞德将军出身西凉,他更适合统帅骑兵。”

赵统停顿了一下,似乎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经历。

“难不成庞德将军对你不满?”诸葛亮试探问道。

“这倒不是,只是庞德将军桀骜不驯,与马腾、马超、马岱等人关系密切。”

诸葛亮露出恍然之色。

赵统的意思是,庞德也是有后台的,有时候真不需要看赵云的脸色。

与之相反,魏延就不同了,他在朝廷的根基比较薄弱。

“魏将军没有三两个好友吗?”

“这我可不清楚,听说他和黄忠关系不错。”赵统有问必答。

黄忠?

诸葛亮回忆半天,这才想起黄忠是谁。

一名老将,西域商队的保护者!

名声不显。

也就诸葛亮这样记忆力超群的人,才会记得有这么一号人。

“魏延……”

诸葛亮喃喃自语,或许这个人可以成为突破口。

庞德的背景比较深厚,魏延需要找一个靠山。

后者的需求更大。

诸葛亮将何晏拉过来,就是抱有这样的心思。

大将军何进的孙子!

要是魏延靠过来,那么何进的旧部,肯定会对他关照一点。

有这一层关系在,魏延也好去拜访曹操、袁绍等人。

官场就是如此,有本事还不行,人情也要维系。

诸葛亮趁机又问了赵统一些问题,对无当飞军也更加地了解。

没想到竟然是山越占据了绝大多数!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