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(1 / 1)
“五华乱华”几个字在诸时空引起轩然大波,水镜里的楚棠还在继续。
水镜上应声出现这五个少数民族的势力分布图,众帝王赶紧让侍臣将地图绘制下来。
刘彻盯着匈奴两个字双目几欲喷火:“匈奴,又是匈奴!我大汉自高祖起便受挫于匈奴,几代以来俱是和亲、和亲、和亲,和亲有用吗?匈奴后来都敢入侵中原了!你们还要阻止朕出兵匈奴吗?!”
天子一怒,莫能逼视。这一次没有人再敢说话,平素声音最大的主和派都将头低了下去。“五胡乱华”几个字像针一样扎进他们心里,而图上的匈奴又将那针狠狠往里按了几下,他们害怕自己也会成为司马氏那样的民族罪人。
北宋。
赵匡胤眼前一黑:“为什么要称怂宋,还有我们大宋的事?!”
明朝。
朱元璋有些好奇:“这运输大队长是什么人,也能割据一方?”
【中原乱了,皇室贵族开始南渡大逃亡,司马睿依靠南北两方贵族建立东晋政权,中国就此进入南北朝时期。
这种偏安小朝廷基本都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,北方强敌环伺,东晋这边呢,本土派和北方派两边贵族争权夺利,互相看不顺眼,开始就透出衰世气象。】
刘彻气得不会说话了:“偏安一隅还想着争权夺利,这帮豪右,一个个都欠去守皇陵!”
陶渊明苦笑一声,灌下一口酒,不再说话,对面的颜延之亦是满面郁悒。
秦始皇点头:是这个理。
秦皇汉武俱是一愣,作为帝王,他们当然知道从南打到北的难度。开局一个碗,这个“朱八八”竟然是乞丐出身,最后当上皇帝?!后世的王朝,这般精彩么?
刘彻想起自己高祖,也是个布衣天子。听楚棠的语气,似乎对这朱八八颇有推崇,想来也是个豪杰,他不禁对这乞丐皇帝产生了一点兴趣。
李世民震惊之后忍不住笑了:“怎么有皇帝叫这么个名?”
朱元璋听水镜夸他不由得高兴起来:“那是,司马家那群败家子岂可与咱相比?
“等等,她刚叫咱什么?朱八八???”
刚刚还在高兴的朱元璋笑容僵在脸上:“南……南明?”
从听到怂宋开始就胆战心惊的赵匡胤只觉眼前一片发黑:“南宋……我大宋后来也被异族逼得南渡了?”
赵光义一把扶住他,假意安慰道:“皇兄勿急,切记保重身体,想是后世子孙不争气,看来立太子一事不可马虎啊!”
赵匡胤按住他的手臂又痛又怒:“这帮孽子孽孙,敢坏祖宗基业,气煞我!”
本来以为五胡乱华就已经够离谱了,没想到后面还发生了那么多次南渡!嬴政的眼睛一下子犀利起来:“日本又是什么国家,竟然入侵华夏?!”
刘彻大手一挥:“拿舆图过来!”
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国家竟敢如此猖狂,端的是欺他华夏无人!
秦皇汉武还要想想日本是哪里,后面的李世民武则天等人则是根本不用想,目光透过层层虚空锁定东瀛小国,眼中杀意毕现。
后世中华,怎的如此多灾多难,连一个弹丸小国都可随意欺辱?
水镜里出现一面石碑并一段文字,陶渊明仰头,眯着眼仔细辨认:“稽之往史,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、偏安江表,称曰南渡。南渡之人,未有能北返者……”
颜延之接了下去,语气轻颤:“……风景不殊,晋人之深悲。”
南宋,辛弃疾双目含泪地开口:“还我河山,宋人之……虚愿。”
明末,秣陵。
屈大均形容枯槁,停在钟山之畔,听水镜里再一次说起南明故国,他垂眸,声声泣血:“访旧乌衣少,听歌玉树空。如何亡国恨,尽在大江东……”